深耕教学创新,赋能护理发展 ——“临床护理教育能力提升分会”在西安交通大学顺利举行

编辑:王萌   |   发布时间:2025-07-22 08:30:00   |   点击数量:

为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服务能力,提高护理教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陕西护理联盟、陕西省人民医院以及陕西省临床护理技术引智示范基地联合举办以“融合·创新·精进·致远”为主题的第七届长安临床护理管理创新暨高质量发展大会临床护理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分会场,于2025712日下午14:30在医学部护理楼二楼会议室成功举行。研讨会作为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模拟教学实践、人文护理育人等核心议题,吸引了来自高校及医疗机构的百余位护理管理者、专家及骨干参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展现了新时代护理教育者对于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高度关注与探索热情。

会议由联合会护理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津致开场辞。她表示,护理教育正站在深度变革的关键节点,如何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融合,是每一位护理教育者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次研讨旨在为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提供对话与协作的平台,汇聚智慧、激发思维、共谋未来,以期在临床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上不断取得突破。

研讨伊始,陕西省人民医院郭花副主委担任专题主持人,对“人才培养”主题的三位主讲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议题背景与核心关注点作了精要概述。

首先,西安交通大学的李小妹教授聚焦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深入剖析AI技术如何赋能临床护理实践与教学环节,结合多个实例展示了智能辅助工具对护理质量提升、流程优化和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她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为护理人员提供更高效的决策支持,也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构建具备技术适应能力与人机协同素养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她强调,教育者应主动应对科技浪潮,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强化数据素养、信息判断与伦理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应对智慧医疗挑战的能力。

咸阳市中心医院的范惠副主委分享了题为“加快专科护理精细化建设,促进临床护理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她指出,随着疾病谱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护理工作正逐步从基础照护向高阶专科服务延伸,推进专科细化已成为临床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她结合多年管理与教学经验,系统介绍了医院在构建分层分级培养体系、专科护士规范管理、岗位胜任力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为提升临床护理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有力借鉴。

紧随其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张艳主任护师从“规范专科基地建设,培养高质量专科人才”的角度出发,强调“基地建设是人才质量的基础保障”。她指出,专科培训基地需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实践场景的标准化与教学管理的流程化,形成集“教、学、研、评”于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她呼吁各类临床机构与高校共同发力,推动专科护理教育从“项目”走向“体系”。

延安市人民医院刘小玲主任担任“教学实践”板块主持人。

李津主委围绕“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作专题分享。她结合课程改革与教学项目实际,从案例设计、教学目标设置、评估机制构建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情境模拟、虚拟仿真等方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她指出,模拟教学不仅是技能训练手段,更是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应当进一步在教学中强化其应用与反思环节,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高燕副主委则以砥砺深耕 筑牢根基为主题,分享了在协同育人背景下推进“厚基础、重能力、强人文的护理人才培养路径。她强调,新时代本科护理教育要紧贴临床需求,强化学生的实用性、适应性与创新性,推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实践安排的系统性重构。

最后,教育委员会副主委,西安市中心医院的王敏主任护师以“让护士有高度,让护理有温度”为题,分享了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探索。她以具体案例为引,从制度引导、团队文化建设到护士职业价值感培育等方面,阐述了人文护理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中的独特作用。她指出,技术可以替代流程,但无法替代情感,护理教育要更加注重“护理人”的塑造,培养有技术、有温度、有思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会议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谯进副主委的总结中圆满落幕。她指出,本次会议内容紧贴临床实际,形式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护理教育“从课堂走向病房、从理论走向人本”的发展取向。她鼓励在场教师把此次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在推动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发力,助力医学教育与健康服务体系协同跃升。

本次分会场聚焦临床护理热点、回应护理教育痛点、凝聚发展共识,不仅展示了各委员单位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成果,也为区域内护理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平台。未来,专委会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推动护理教育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图文:肖慧、韩梦宇、王天宇

审核:李津、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