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护理学系
2024年11月
护理学专业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护理本科教育开创于1987年,是我国首批开展护理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护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采取小班精英式互动教学,注重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护理学专业现有在校生194人,其中本科118人(2021级18人,2022级28人,2023级30人,2024级42人),硕士研究生54人,博士研究生22人,本科生占比为60.82%。
护理学专业毕业生近60%推荐免试或考取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其他学生多在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各附属医院等从事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学工作。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 师资条件。
护理学专业目前共有教师87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其中35岁以下:6人;36-45岁:31人;46-55岁:39人;56岁以上:11人。专任教师与全日制在读学生配比1:1.36。
护理学专业严格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共开设22门本科课程,总学时1090学时,其中理论课696学时、实验课364学时,承担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社区与康复护理学、健康评估、人文素养、护理教育学、护理心理学基础、护理研究、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信息学、护理专业英语、人工智能与护理等。所有教授均承担一定学时的本科生课程,落实学校关于“教授100%上讲台”的规定。
护理学专业连年实行“全程导师制”,学生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均有固定学业导师指导学业、生活及科研,将“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为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创造条件”作为导师的基本职责,力求促进本科生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2023年以来,专任教师中共有20人次担任过本科生学业导师。在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思想的同时,提高了本科教育质量,贯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氛围。
(二) 教学条件。
2024年护理学专业主要经费来源为上级财政拨款、专项拨款共6.6万,其中本科业务费4.4万,本科实验室经费2万,主要用于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设施是护理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的基础性保障,学校累计发放专项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实验设备、开放第二课堂所需的实验材料、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提升,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有了明显改进。
护理学专业实训基地总面积达700平米,包括重症监护、基础护理学实验室、健康评估技能实验室、社区护理实验室、睡眠实验室及内、外、妇、儿护理学实验室等专科护理学实验室和前沿的虚拟仿真实验室。2023-2024学年内承担校内教学人时数达10648,承担校内外实验项目数近200项。基地主要的设备模型有护理无线综合智能模拟人、助产3D立体显示沉浸式虚拟现实教学系统、产科护理虚拟仿真软件、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高级成人窒息模型、高级妇产综合检查训练模型等。虚拟仿真实验室可实现外科脾损伤手术前后护理综合实训虚拟仿真、动脉采血、鼻饲、女患者导尿术等基础护理虚拟仿真以及妇产科虚拟仿真。
此外,还配备了研讨室、演讲室、阅读室和计算机中心等教学模型和辅助设施,承担着本科生实验教学、研究生实践教学、教师培训、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和社会各级护理学继续教育项目实施的重任,旨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两个三级甲等附属教学医院和两个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为学生护理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护理学专业将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着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响应全校本科专业改革的同时,努力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康复护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课程。2024年护理学专业将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重点进行了共享课程的建设,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和4门校级慕课。2024年申报国家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门(《护理学导论》,《母婴护理学理论与实践》),虚拟仿真一流课程1门(《脾损伤手术前后护理综合实训虚拟方针实验》)。
此外,护理学专业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材编写质量。2023-2024学年,护理学专业2位教授(主编)、3位副教授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的思政案例库建设工作。实现了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
教学改革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护理学专业在对国内外护理课程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我国护理学专业发展现状以及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成立了教学改革课题组,进行了“护理学专业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从护理学专业本科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改革与实践,逐步完善护理学专业课程计划。2023-2024学年,护理学专业有校级教改课程一门,题为《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及创新发展培养护理本科一流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同时,护理学专业注重教师的培育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2024寒假教师网络研修”,“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列师资培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等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及思政水平。2024年,护理学专业一位青年教师参加高等护理教育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全国),荣获三等奖。
四、教学质量保障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运行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学部各级领导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学部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来做。
1)设置人才培养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学校、学部、学系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教学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教务处教学评价中心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检查、信息采集处理工作。学部教学科和院级督导组负责院级教学检查、督导、评价及信息汇总。护理学专业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本系教学质量的评价。
2)设立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教师评聘职称时,把教改项目、教学成果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同等对待,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职称评聘中将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项硬条件,教学质量评价不通过,不得参与职称评聘。另外对于出现 3 级以上教学事故教师取消当年职称的晋升评聘等。
3)严格执行学校以及医学部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规定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案;在考试管理制度中规定命题、考务工作和阅卷的管理要求。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由学生、同行、督导和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依据之一。除通过网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学生评价外,依托教学督导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2023-2024学年护理护理学专业实现督导听课6-8次/位。
4)坚持“五会三查”制度,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五会”包括学院党政联席会、教学专题会、学期初教学布置会、学期中的教学检查会、学期末的教学总结会。“三查”包括学期初的教学检查、学期中的中期检查、学期末的期末检查,通过以上手段确保了护理学教育的正常运行。
五、学生学习效果
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达到本科毕业要求,近五年来学生100%获得了学士学位。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且毕业生中每年有60%左右因表现优秀被国内外不同大学的研究院录取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了解到高水平护理学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后在各教学、临床单位担任领导和骨干,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在2023-2024学年,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各类竞赛与评奖评优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总计获奖18次,充分展现了卓越的教学成果与学生实力。这些荣誉中,不仅涵盖了8次竞赛获奖,体现了学生在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上的高水平;还包括10次评奖评优,彰显了学生在综合素质与学业成绩上的优异表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成功斩获国家级奖项1次,省市级奖项2次,校级奖项11次,以及院级奖项4次,这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获奖结构,不仅证明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反映了护理学专业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与深厚底蕴。
六、特色发展
护理学专业注重学科交叉,设置了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多门学科交叉课程包括《护理信息学》以及《护理与人工智能》等,以及人文课程,其中社会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课程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自由选课。护理专业与学校其他专业合作,协助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会计、金融、经济、法律等其他专业的第二学位课程。同时,护理专业本科生也参与流行病学、公共卫生、法医、药学等专业的创新性科学研究实践。
以高水平教材与课程建设为载体,助力一流人才培养。在教材与课程建设领域,我校护理学在全国高等护理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参编了护理本科90%以上的教材,包括《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等。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推动理论成果向教材教学转化,进一步增强了教材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卓越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促进学科不断前进。
以学科国际交流合作为触发点,引领护理学科发展新高度。参照国际一流全球护理教育基本要求,采用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研究和思考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加速科研成果向教学方面的转化,促进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和推动。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校护理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教学团队,肩负着护理学高等教育的重担,在本科专业建设上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①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量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②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整体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③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队伍尚需完善提升等;④实验空间不足,结构欠合理,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展率不高。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附表
表格1-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院在校生 |
本科生 |
专任教师 |
本科生师比 |
194 |
118 |
87 |
1.36:1 |
表格1-2 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职称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教师数量 |
15 |
65 |
4 |
3 |
表格1-3 专任教师岗位类别
表格1-4 专任教师年龄层次
年龄 |
20-30 |
30-40 |
40-50 |
50-60 |
60+ |
教师数量 |
1 |
15 |
43 |
27 |
1 |
表格2-1 教师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数量 |
第三届高等护理教育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全国) |
三等奖 |
1 |
表格2-2 教改项目获批情况
表格3-1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情况
赛事名称(级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数量 |
第35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 |
特等奖 |
1 |
第35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 |
优秀奖 |
4 |
陕西省“科创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一等奖 |
1 |
西安市人才政策知识竞赛 |
一等奖 |
1 |
西安交通大学健康科普能力大赛 |
三等奖 |
1 |
表格3-2 学生评奖评优情况
奖项名称(级别) |
获奖(评优)等级 |
获奖数量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
1 |
校级奖学金 |
一等 |
1 |
校级奖学金 |
三等 |
4 |
宗濂书院 |
优秀学生干部 |
1 |
宗濂书院 |
优秀共青团员 |
2 |
宗濂书院 |
优秀共青团员干部 |
1 |
表格3-3 学生毕业论文评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