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109个“5·12”国际护士节,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栏目热点关注我国护理人员执业和人才培养现状,并就“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补足缺口提高护理人员社会职业认同感”采访我校护理学系主任李小妹教授。
在驰援武汉的4.2万多名医护工作者中,共有护士2.86万名,占比近七成,而当下护士面临的真实执业现状是工作强度大、待遇收入低、社会认同感差等,与此同时,护理相关人才面临巨大缺口,WHO发布的《2020全球护理健康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存在590万护士的巨大缺口,并呼吁各国加紧培养专业的医护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将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面对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对护理专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李小妹教授认为,当下社会需要的是“有心有脑有手”的护理人才,即具备仁义关爱之心,具备利用科学化和循证化的方法寻找最佳护理证据的能力,以及娴熟的护理技能。
虽然护理专业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对于护理人才供需矛盾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护理人才发展之困境该如何解?李小妹教授表示,我国目前在培养高层次护士的同时,在护理人员培养和使用的过程中,要进行分层管理,在临床上设置相应的岗位,使护士能够最大程度的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间发挥作用,促进健康、维持健康、预防疾病、保证患者的康复。在宣传护理人员时,不仅宣传护理人员甘于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宣传护理的专业性、科学性、循证性和系统性,以及如何在促进健康和保卫人民健康中发挥作用。
李小妹教授,系我校护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担任教育部护理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护理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委员会副主委等。从事护理教育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护理教育、心理护理、慢性病管理等。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WHO、CMB、欧盟、世界助老会等国内外组织的资助共13项。多次获得省部级和校级科研、教学成果及教材奖。主持国家网络视频公开课《护理学导论》,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卫生部及教育部规划教材12本,专著5本。